《“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发展目标部分提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建筑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其中,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方面,提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规划》提出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二是健全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完善工程监理制度,深化工程造价改革。
三是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四是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筑劳务用工制度,加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
五是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水平,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构建工程质量安全治理新局面,强化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优化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
六是稳步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能力。健全工程抗震防灾制度和标准体系,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推动工程抗震防灾产业和技术发展,提升抗震防灾管理水平和工程抗震能力。
七是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提高企业对外承包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其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中提出:
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完善适用不同建筑类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集成应用。完善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推动建立钢结构住宅通用技术体系,健全钢结构建筑工程计价依据,以标准化为主线引导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积极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促进装配化装修与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其他详细内容参见文档附件中的《规划》全文。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